深度研究 | 从共享中药房出发构建区域中医药服务体系发表时间:2021-11-25 18:38作者:唐古药事研究团队 自从201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相关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县级中医医院建立共享中药房,各地县域医共体便陆续开始探索建设共享中药房。 近几年,杭州唐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国各地参与了100多家县域医共体共享中药房的建设工作,在此过程中,唐古信息药事研究团队对区域中医药服务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并且牵头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众多中医院医共体共同起草《医共体共享中药房管理技术服务规范》团体标准,向中华中医药学会提交申请立项。以下,正是我们基于浙江省仙居县医共体共享中药房项目的实践,对构建区域中医药服务体系的思考。 1 政策背景 2 现状分析 2.1 信息数据缺共享 从硬件配置方面来说,由于信息系统的提供厂商存在差异,仙居县基层医疗机构的处方数据彼此孤立,缺乏共享,因此处方数据不能实现高效保真流转。处方数据作为治疗思路与用药方法的直接体现,是链接上游供应链与下游服务链的关键一环,缺乏共享势必造成产业数据链的断层,阻碍仙居县中医药服务数字化发展。 ![]() 2.2 药师能力不够强 由于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有限,基层中药师在饮片采购、特征鉴别、中药养护、用药审查等方面均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无法为基层患者提供用药安全基本保障。 ![]() 2.3 代煎服务不规范 由于乡镇卫生院场地、人员、资金所限,规范化中药代煎服务也较难落地,患者取药后只能自行煎煮,不能满足基层患者日益增长的代煎服务需求。 ![]() 2.4 饮片采购成本高 由于部分基层医院中医门诊量较小,中药饮片采购数量及采购品种也相应较少,继而导致单家医院面对中药饮片配送企业时的谈判话语权较低,采购成本较高。 ![]() 2.5 饮片质量无保障 基层医院中药饮片用量一般较少,进销存周期长,再加上仓储设施落后,导致部分中药饮片容易出现霉变、走油、虫蛀等情况,影响中药饮片质量。同时,品种配备不齐导致上级医院下派专家进驻基层时开方受限,无法满足专家遣方用药的需求。 ![]() 2.6 饮片信息无追溯 虽然中药饮片的外包装上均加印有批次信息,但处方中中药饮片的调剂批次却无法实现溯源,导致患者服药后出现不良反应,也无法精确定位特定批次饮片信息,很难判断到底是由药物自身因素引发的不良反应,还是由于患者机体因素或临床用药因素出现的不良反应,或者多因兼具。 ![]() 2.7 煎药流程不透明 由于缺乏数字化技术支撑,煎药流程信息不够公开透明,公众知情权得不到有效保障,譬如处方煎药是否已经接单,饮片种类是否抓取正确,调剂剂量是否称量到位,浸泡环节是否符合要求,煎煮时间是否达到标准,先煎后下是否严格区分,药液包装是否出现差错,煎药快递是否按时发出等流程节点关键信息,公众均无法获得实时反馈。 ![]() 2.8 监督管理效率低 从监管方式来看,由于缺乏区块链数字化技术支撑,产业链各环节单纯依靠线下人工监督管理,数据真实性存疑且耗时费力,即使个别环节初步实现信息化,但监测数据有如信息孤岛,仍然缺乏智治监管的高效统一。 ![]() 3 可行性分析 ![]() 3.1 打通院内院外数据壁垒 县域标准处方流转平台基于标准处方流转体系,与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建立数据对接,以共享中药房为枢纽,打通乡镇卫生院、县级龙头医院处方流转数据。通过标准处方流转平台,能够实现基层中医处方实时高效保真传输。 ![]() 3.2 构建区域双重审方系统 县域处方流转平台内嵌前置合理用药审方模块,能够针对配伍禁忌、联用禁忌、超剂量用药、煎煮方案等近20项指标信息进行分级审查,满足合理用药及医保审查相关要求。前置审核完毕后,处方通过流转平台传输至审方中心,经审方中心专业药师二轮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计价环节,从源头杜绝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以及超常处方,提高药师工作效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3.3 建立合理用药云知识库 县域标准处方流转平台内置中医临床药学与中药调剂学知识库,汇集传统、前沿合理用药相关课程、讲座、新闻与文献,多角度,全方位培养提升审方中心药师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合理。 ![]() 3.4 助力中药处方智能点评 县域中医处方流转平台还可基于多维度数据分析,实现智能处方点评,满足《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等政策法规对于处方点评的相关要求。针对处方药物使用频次、药物性味归经、组方规律等项目能够进行统计分析,挖掘处方配伍规律,帮助药师深刻理解医师用药思想内涵,提升处方点评能力。 县域处方流转数据还可通过可视化监测大屏实时呈现,帮助医共体中心医院统计成员单位处方基本信息。针对区域各个医院对账需求,处方流转平台还可逐一统计成员单位的处方药品数据,方便各家医院月度对账。 ![]() 3.5 追溯中药饮片流通信息 经数字化改革后,调剂人员需预先扫描处方号,再扫描中药饮片外包装的追溯条码,方可实现处方中特定中药饮片的信息追溯,相关溯源信息包括饮片批号信息、原料采购信息、生产加工信息、成品检验信息以及种植采收信息,精确采集不同环节不同操作人员的操作记录以及完成时间节点,实现中药饮片流通全程可追溯。同时患者微信查询处方代煎追溯信息时还可查阅处方中药功效科普信息,普及合理用药知识。 ![]() 3.6 打造阳光煎药数据平台 县域代煎追溯监管平台药房管家系统中将添加视频播放功能,与煎药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建立数据连接,支持视频实时播放和回放功能。同时药房管家系统支持数据验证功能,可将数据与区块链联盟链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来判断煎药流程数据是否有被恶意篡改。 患者可通过微信服务号查询煎药流转环节关键节点信息,包括开单时间、配药时间、复核时间、浸泡时间、开始煎药时间、头煎结束时间,二煎结束时间,打包时间等数据,相关查询数据均从区块链中获取,确保煎药全程信息公开真实透明,保障公众知情权。 ![]() 3.7 实现代煎追溯监管闭环 当处方流转至共享中药房后,追溯平台可将调剂、复核、浸泡、煎煮、包装、发货、配送等代煎环节涉及到的人机料法环数据进行整合串联,上链保存,实现一切行为有标准、一切行为有监控、一切行为有记录、一切行为可追溯。保证代煎全程监管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提升管理部门监管效率,优化广大患者就医体验,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 ![]() 4 总结 《共享中药房信息系统建设指南》团体标准通过立项评审
文章分类:
原创精华
|